首页|甘苦合化法的理论探讨

甘苦合化法的理论探讨

扫码查看
甘苦合化法,又称甘苦化阴气法,为温病学治法之一,其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五味学说,由温病大家吴鞠通结合张仲景、叶天士等医家治疗思想所创.其含义是指在治疗中选用苦寒与甘寒的药物搭配,且甘寒养阴药物比例远大于苦寒清热药物,共奏苦寒清热、甘寒养阴之功效,达到清热而不伤阴之目的.文章从甘苦合化法的理论渊源、理论内涵和后世发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明晰其理论内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宫鸣、余秋慧、于峥、杜松

展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甘苦合化法 理论内涵 源流 温病 《黄帝内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GZY-FJS-2022-049CI2021A03706YZ-202105

202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0.779
ISSN:1006-3250
年,卷(期):2024.30(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