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痰汤最早记载于宋代医家吴彦蘷所著《传信适用方》中,全方由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生姜组成,同时代医家严用和在此基础之上增添一味炙甘草,此后严氏所载之导痰汤便成为后世医家广泛引载及应用之范本.此方中各药配伍严谨得当,具有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之功效,是中医临床治疗痰证的经典方剂.通过对导痰汤的相关古籍及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了该方剂的来源、组方规律、现代临床研究、应用注意等方面的内容,发现导痰汤通过合方加减及西药联用等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妇科疾病中应用更为频繁,这与医书古籍记载的"痰厥头痛""痰饮胁痛"及"痰阻胞宫"等临床应用高度契合.目前关于导痰汤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该方剂整体有效成分群的研究基本为空白;相关药理机制实验研究缺乏等.随着导痰汤治疗多系统、多类型疾病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导痰汤在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会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