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的疗效观察及对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的影响
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的疗效观察及对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的可行性及对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膀胱源性夜尿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2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脱落4例).针刺组针刺肾俞、中髎、中膂俞、会阳、三阴交穴,1周3次,每次20 min;常规治疗组采用包括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抗利尿激素等药物治疗,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夜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评分(OAB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夜尿症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评分(N-QOL)及针刺组特定腧穴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夜尿次数减少(P<0.05),PSQI 评分降低(P<0.05),OABSS 评分降低(P<0.05),N-QOL 评分增加(P<0.05),且针刺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天枢穴红外辐射温度升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膀胱源性夜尿症具有可行性,能够减少夜尿次数、改善储尿期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夜间生活质量;并且能提高患者天枢穴红外辐射温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程觅、冉津川、阮铄荃、胡静、顾尤嘉、赵小凡、陈炳力、明树人、李璟、侯文光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关键词:
膀胱源性夜尿症
针刺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腧穴红外辐射温度
出版年:
2024
中国中医药科技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药科技
影响因子:
1.156
ISSN:
1005-7072
年,卷(期):
2024.
3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