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湿疹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湿疹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湿疹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了解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ID和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犀角地黄汤药物活性成分,并在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潜在靶点,其中"犀角"一味以功效相似的水牛角代替.在GeneCards、OMIM、GEO数据库检索湿疹疾病相关基因.将药物预测靶点与疾病基因取交集,作为犀角地黄汤治疗湿疹潜在作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可视化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R 4.1.2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活性成分及靶点分子进行结合验证.结果 共获得犀角地黄汤潜在靶点452个,湿疹相关基因1 809个,两者交集靶点蛋白169个,经拓扑分析后获得10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相关条目生物过程(BP)2 185条、分子功能(MF)152条、细胞组成(CC)52条,提示犀角地黄汤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主要与炎症反应和细胞间黏附的调节等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60条信号通路,其中富集程度最高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STAT3、SRC、MAPK3与药物活性成分黄芩素和谷甾醇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显示出稳定的结合能力.结论 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作用于STAT3、SRC、MAPK3等核心靶点,参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来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减轻细菌对皮肤损害,多途径、多方面地发挥对湿疹的治疗作用.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czem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梁家浩、王海

展开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犀角地黄汤 湿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通路 靶点

2023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影响因子:0.556
ISSN:2095-5707
年,卷(期):2023.47(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