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盐巴戟天有效成分在体肠灌流研究

盐巴戟天有效成分在体肠灌流研究

Study on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Salt-processing Morinda officinalis by in situ Intestinal Perfusion Model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盐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和寡糖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分别建立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寡糖类成分耐斯糖在小肠液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pH值、不同药物浓度、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盐制对巴戟天中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盐巴戟天中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液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3种成分在pH 7.4灌流液中的PaPP和Ka均大于pH 6.8和pH 5.4灌流液,在中剂量(270 g/L)灌流液中的吸收参数均明显大于高剂量(540 g/L)和低剂量(135 g/L).3种成分在小肠各肠段均有吸收且不同肠段间无明显差异,水晶兰苷Ka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去乙酰车叶草苷酸Ka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耐斯糖Ka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同一肠段耐斯糖与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Ka有明显差异(P<0.05),耐斯糖>去乙酰车叶草苷酸>水晶兰苷.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在小肠不同肠段的Papp均大于巴戟肉,其中耐斯糖最为显著(P<0.01).结论 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在小肠不同肠段中均有较好的吸收,水晶兰苷的主要吸收部位在空肠,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和耐斯糖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回肠,耐斯糖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水晶兰苷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3种成分在中剂量(270 g/L)、pH 7.4灌流液中吸收较好,均存在自身浓度抑制现象.盐巴戟天中3种成分的肠吸收特性优于巴戟肉.

华悦、魏晓峰、李喆、张超、史辑

展开 >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炮制原理解析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0

辽宁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00

盐巴戟天 肠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 水晶兰苷 去乙酰车叶草苷酸 耐斯糖 大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81473350201602490

202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STPCDCSCD
影响因子:0.889
ISSN:1005-5304
年,卷(期):2021.28(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