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讨论相关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142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分析分娩方式、胎产次及流产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126例产后2h内发生产后出血,占88.7%.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有98例(69.0%),其后依次为胎盘因素(18.3%)、软产道裂伤(7.0%)、凝血功能障碍(5.6%).剖宫产产后出血、阴道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10%、4.39%,均显著高于阴道自娩1.96%;有流产史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4.64%,显著高于无流产史发生率;随胎产次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救治成功,其中,5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成功止血,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及时诊断、治疗是抢救产后出血的关键.同时,强化产前、产时及产后预防,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确实降低人工流产,加强产前保健,严格剖宫产指征等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建春

展开 >

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5804

产妇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预防 护理

2012

中国中医药咨讯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药咨讯

ISSN:1002-0187
年,卷(期):2012.4(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