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与中国艺术的早期形态
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与中国艺术的早期形态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远古文明的代表,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自上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以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为中心,先后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和陶器.其中,以夹细砂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的陶器,既是划分良渚文化早期和晚期时段的重要标志,也为研究中国艺术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形态和生成过程提供了实证材料.本文将通过良渚文化陶器的造型、色彩、纹饰的分析,探寻中国早期艺术从实用、审美到原始宗教信仰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然
展开 >
作者单位: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北京 100195
关键词:
良渚文化
陶器的审美特征
艺术形态
出版年:
2020
中华传奇
湖北省荆州市文联
中华传奇
ISSN:
1003-9619
年,卷(期):
2020.
(12)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