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出生并成长于山城重庆,所以对于大山大河总有着莫名的亲切感。曾经生活在一个平原城市七年,习惯了那里的一切,除了没有奔腾着的长江,城市里亦没有那么多飞跃着的弧线。<br> 对于一个生长在有众多桥梁城市的人来说,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座桥,或源于造型宏伟,或源于来来往往多年的情谊。我们说桥,有时候是在说这座城,有时却是在说自己。<br> 从古到今,有多少故事发生在一抹拱桥之上,亦见证了太多喜相逢和伤别离。尽管在室外,但桥梁更像是生活空间的一个延伸,或者说,是“民”与“居”之间的使者。<br> 从一段横跨于河边的断木开始,桥便出现在人类生存史中。也许远古的先祖无法想到数个世代后,曾经一筹莫展的天堑之上已是一马平川。从梁木土砖到钢筋水泥,从朴素智慧到精密仪器,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步里蕴藏了时光的转换。<br> 从原始社会的独木桥和那些用圆木并排而成的木梁桥开始,桥梁开始了它的生命历程。石器时代后,古人已有开采天然石料的能力,石梁桥和石拱桥登上舞台。而在那些谷深水急,悬崖峭壁之地,筑墩修桥实属难事,先祖便发明了以竹、藤或铁绳、铁环等作索为桥的办法。于是,便有了梁桥、拱桥和索桥这些最常见的古代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