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振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壮族麦秆花篮编织技艺为例

乡村振兴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壮族麦秆花篮编织技艺为例

扫码查看
乡村地区存在众多非遗手工艺技艺,继国家"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相关政策出台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类项目成为学界关注焦点.以百色市田阳区三坡村壮族麦秆花篮编织技艺为例,通过调研发现麦秆花篮产品地处偏远地区,乡村空心化严重,产品与现代工业产品相比存在劣势等问题.通过成功案例并结合三坡村现实条件,建议三坡村"非遗"文化从自身出发,获取政府及高校、企业的支持,发展"非遗"文化,为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乡村振兴.

赵叶隆、郑静英

展开 >

百色学院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壮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麦秆花篮 编织技艺

2021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2021106090302022KY0723

2023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ISSN:
年,卷(期):2023.3(10)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