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竹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淡竹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Flavonoids from Lophatherum gracile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黄酮类成分.方法 淡竹叶提取物采用ODS、MCI、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槲皮素(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7-O-α-L-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1-6)-O-α-L-鼠李糖-(1-2)-O-β-D-木糖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6)-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糖苷(6)、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8)、异鼠李素(9)、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2-1)-O-β-D-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7-O-α-L-吡喃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烯-4‴-羰基-十二烷基(14)、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15)、5,7,4′-三羟基异黄酮(16)、5,7,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7)、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8)、5,4′-二羟基异黄酮-1″-烯-5″-酮-十二烷基(19)、5,3′,4′-三羟基异黄酮-7-O-β-D-芸香糖苷(20).结论 化合物5、6、15~20为首次从淡竹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周易、杨丽、党逸云、胡存玉、王晓明、姜苗苗、常艳旭、张鹏

展开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1617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天津301617

淡竹叶 黄酮 分离鉴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8180386219JCYBJC2850021ZYJDJC00080

2023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17
ISSN:1001-1528
年,卷(期):2023.45(1)
  •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