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索"消暗瘀方"调控哮喘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动物实验探索"消暗瘀方"调控哮喘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基于"伏风暗瘀宿痰"哮喘病机新说对"搜风愈喘方"拆方"消暗瘀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并设计动物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探讨"消暗瘀方"治疗哮喘的潜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消暗瘀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疾病数据库筛选哮喘疾病靶点,两者取交集获得"有效成分-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KEGG富集分析.建立慢性哮喘大鼠模型,对网络药理学得到的哮喘相关通路和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STRING数据库得到目标靶点 120 个,包括STAT3、VEGF-A、TNF-α、IL-6等;KEGG富集到与哮喘相关的通路 124 条,包括PI3K/Akt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动物实验表明,"消暗瘀方"可下调大鼠肺组织p-PI3K、p-Akt蛋白表达(P<0.05),抑制PI3K-Akt通路,下调肺组织IL-6、TNF-α、VEGF-A mRNA表达(P<0.05),减轻哮喘大鼠肺组织炎症浸润,抑制气道重塑进程.结论"搜风愈喘方"拆方"消暗瘀方"可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降低肺组织IL-6、TNF-α、VEGF-A mRNA表达,可能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等途径减轻哮喘的气道炎症,延缓气道重塑的进程.

张宇婧、梁磊、安兰花、韩鹏、闫永彬

展开 >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郑州450000

"消暗瘀方" 哮喘 网络药理学 炎症反应 血管生成 PI3K-Akt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

815740208197390320-21ZY1002

2023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17
ISSN:1001-1528
年,卷(期):2023.45(7)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