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肤瘙痒的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肤瘙痒的作用

扫码查看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皮肤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ACD和皮肤瘙痒的靶点,Venny2.1 平台获取马齿苋与ACD及皮肤瘙痒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交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以及重要靶点相互作用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糠酸莫米松乳膏组、空白基质乳膏组和马齿苋低、高剂量乳膏组,每组 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运用 2,4-二硝基氯苯(DNCB)构建ACD皮肤瘙痒模型,各组给予相应乳膏外涂 14d后观察小鼠背部皮损以及抓挠情况,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血清IL-6、CXCL8 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TNF-α、JNK、p-JNK、c-Jun、p-c-Jun蛋白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马齿苋活性成分 181 个,ACD靶点 1 314 个,皮肤瘙痒靶点 4 113 个,三者相交靶点 103 个,核心靶点有 TNF-α、c-Jun、IL-6、CXCL8 等,涉及TNF-α、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马齿苋可减轻ACD小鼠背部皮损以及抓挠次数,下调血清IL-6、CXCL8 水平以及皮肤组织TNF-α、JNK、p-JNK、c-Jun、p-c-Ju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马齿苋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ACD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JNK/c-Jun信号通路,减少炎性介质IL-6、CXCL8 释放,缓解皮肤瘙痒有关.

陈霞、樊官伟、陈云志、王艳、孔祥艳、李倩、陈梦璐、蒲翔

展开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马齿苋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皮肤瘙痒 网络药理学 炎性介质 TNF-α/JNK/c-Jun信号通路

贵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与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滚动支持省属高校科研平台团队项目

贵中医TD合字[2022]002号黔教技[2022]023号

2024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17
ISSN:1001-1528
年,卷(期):2024.46(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