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反左金丸对"胃寒证"代谢模式的影响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反左金丸对"胃寒证"代谢模式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反左金丸对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体内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 21 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分数,收集治疗前后 21 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运用UPLC-LTQ/Orbitrap MS技术进行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组学研究.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各症状分数明显改善;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患者经反左金丸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且治疗后的代谢轮廓明显趋向健康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筛选出 9 个差异代谢物,治疗前后筛选出 6 个差异代谢物;与健康人比较,患者治疗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 3-羟基十二烷酸相对含量升高、十八烯酸相对含量降低,与物质代谢相关的 3-丙基丙烯醛相对含量升高、丁酮相对含量降低,与神经兴奋性相关的(R)-(+)-2-吡咯烷酮-5-羧酸相对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 3-羟基十二烷酸和 3-丙基丙烯醛的相对含量降低,十八烯酸、(R)-(+)-2-吡咯烷酮-5-羧酸、丁酮的相对含量升高.结论 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代谢模式存在差异,"胃寒证"患者较健康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减慢、神经兴奋性降低,反左金丸能够改善"胃寒证"患者的症状,并对其代谢模式回归正常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与物质、能量代谢和神经兴奋传导有关.

陈文文、张磊阳、贺敏、蒋健

展开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 201599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 201399

反左金丸 慢性胃炎 胃寒证 方证相应 代谢组学 代谢模式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ZY3-CCCX-3-2007

2024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17
ISSN:1001-1528
年,卷(期):2024.46(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