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地势对梨园防霜机应用效果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地势对梨园防霜机应用效果的影响

扫码查看
根据地势、栽培模式的不同,将园区划分为Ⅰ~Ⅷ区块,分析其气象因子变化趋势和差异显著性,研究梨园不同地势、不同栽培模式下的防霜机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梨园0:00-7:00普遍存在逆温差,测试期间实时逆温差为1.23~1.98℃,防霜机开启前后平地距离防霜机20~80m处各气象因子差异显著,3FS-200果园防霜机可在梨园100 m内形成空气扰流,40~60 m处升温效果最佳,且最大风速较大,为4.39~6.98 m/s,防霜机扰流范围内最高升温幅度为0.87 ℃.在自然状态下,高地较平地昼夜实时温度高且差异显著,而实时湿度、VPD值和露点温度等差异不显著;开启防霜机后,由于坡背面扰流受阻,导致实时升温幅度低于其他区域.不同栽培模式对梨园昼夜各气象因子存在影响但差异不显著,防霜机开启10 min后实时温度均趋于一致.

蒋卉、郭献平、王东升、吴中营、郭鹏、姚春玲、韩永平、吕珍珍

展开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郑州 450002

鄢陵县甘罗养生养老有限公司

梨园 防霜机 晚霜 冻害 逆温层

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河南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南省农科院自主创新基金

221100110400232102110196YDZX202141000033542024TD41CARS-28-392024ZC032

2024

中国果树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中国果树

CSTPCD
影响因子:0.45
ISSN:1000-8047
年,卷(期):2024.(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