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花期低温寡照对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冬枣产量的影响

花期低温寡照对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冬枣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研究低温阴雨寡照对不同设施类型内环境变化规律及对冬枣花期坐果、产量的影响,发现不同设施应对花期突发气象灾害的短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冬枣设施栽培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以露地栽培冬枣为对照,研究对比地坑棚、棉被棚及双膜棚 3 种不同设施类型,冬枣花期遭遇寒潮降温、阴雨寡照时每日最低温度、平均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日照强度、露点温度及积热量与正常年份的变化差异及对坐果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遭遇低温胁迫时,地坑棚和棉被棚保温效果好,对花期坐果率影响较低,减产比率低,经济效益高;双膜棚正常年份日照强度高,利于热量积累,产量高,但因阴雨寡照,日照强度降低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易发生"霉花"现象,减产比率相对较高.露地栽培成本低,产量大,但抵御低温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能力弱,经济收益受损最大.揭示了冬枣花期遭遇寒潮降温、阴雨寡照后主要环境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减产的重要气象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为: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日照强度.并初步建立产量与重要影响因子间预测模型:Y=19.563-0.356X1+0.044X4-0.646X6,为精准计算把控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气温、湿度和日照强度,真正做到科学防控,科技指导果园减灾降损提供技术指导.

石美娟、姚锐君、刘剑、闫耀普、王永康、王亚兴、陈鑫茹、李登科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晋中 030815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林业局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冬枣产业技术综合实验站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展开 >

设施栽培 冬枣 低温寡照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资助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专项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项目

202201140601027-4CARS-30-ZZ-2219230839NHGRC2023-NH12-1YZGC031

2024

中国果树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中国果树

CSTPCD
影响因子:0.45
ISSN:1000-8047
年,卷(期):2024.(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