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青春版《牡丹亭》在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青春版《牡丹亭》在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青春版《牡丹亭》,可谓是传统文化对商品社会的一次成功穿透.立足于传播心理学视角,可看出其深谙现代传播学理论,其对传播心理的把握,无疑是使昆曲这一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复又焕发生机的重要因素.对这一文化现象的传播心理效应解读,对媒介时代的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当下传承困境的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倩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心理
戏曲
出版年:
2012
中国商界
中国商报社
中国商界
影响因子:
0.122
ISSN:
1006-7833
年,卷(期):
2012.
(3)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