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地区在清代中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铜业开发的主要地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清代中期云南铜业生产中存在的官铜价格和生产成本间矛盾的考察,对当时云南的铜产量提出了新的看法,并研究了不同时期滇东北地区的铜产量.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铜业生产对滇东北环境的影响,认为在这130年间,铜业生产直接导致了该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20个百分点,铜业开发还带动了山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使滇东北从人口稀少的欠开发地区,成为云南人口密集、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成为长江上游输沙量的主要来源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