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构树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趋势分析

构树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地理变异及其趋势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对我国境内各地区采集的构树种子进行表型性性状观测,分析其地理变异,旨在揭示不同种源构树种子地理变异规律及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构树种源类群划分和造林用种调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21个省(区)42个地点构树种子性状进行了观测,通过方差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其地理变异趋势.[结果]构树各种源间种子形态差异较大.种子长、厚、千粒重这3个性状差异由遗传控制较强,种子长、厚、千粒重的地理变异受采种点经度、纬度变异的双重控制,呈连续的渐变群地理变异模式。种子长、厚、千粒重均呈西南-东北梯度变异趋势,其中种子长、厚受经度的影响大于受纬度的影响,种子的长、厚、千粒重与采种点海拔均呈正相关,其中千粒重受海拔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2 个构树种源划分为4 类,其中类群Ⅰ由山东青岛种源单独组成,其特点是种子体积质量均为最大,种子外观呈细长型;类群Ⅱ由东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较大,外观相对圆润;类群Ⅲ由中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相对适中,外观圆润;类群Ⅳ由南部、西南部地区的种源所构成,其种子特点是体积、质量较小,外观最为圆润饱满。聚类结果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Variation and Variation Trend of See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rovenance

邹金拓、王鑫、周玮、林孟飞、闫东方、崔思明、陈周超、陈晓阳

展开 >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2

构树种源 种子 地理变异 趋势分析 聚类分析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

2017 KJCX 029

2020

种子
贵州省种子管理站 贵州省种子学会 中国种子协会

种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2
ISSN:1001-4705
年,卷(期):2020.39(3)
  • 7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