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小麦种质GLM 1701蓝粒性状的遗传定位分析

小麦种质GLM 1701蓝粒性状的遗传定位分析

扫码查看
采用蓝粒小麦GLM1701与4个白粒品种(贵农19、贵农麦30号、中燕96-3和绵麦301)分别组配正反交F1、F2和BC1 F1群体,利用660 K基因芯片和标记筛选对蓝粒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以蓝粒小麦为父本时,F1籽粒均为浅蓝粒;蓝粒小麦为母本时,F1籽粒均为中蓝粒,说明蓝粒基因为显性,且存在剂量效应.F2分离群体中,糊粉层蓝色和白色的籽粒数目相当,符合5:4;BC1 F1群体中,正反交F1与白粒亲本进行正反回交,蓝粒白粒比为1:2,正反交F1与蓝粒亲本进行正反回交,则回交群体全为蓝粒.综合分析回交群体和对F2群体的验证,发现含蓝粒基因的雌或雄配子的传递率均只有67%.通过遗传分析得出,GLM 1701蓝粒性状为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控制.660 K小麦基因芯片及标记筛选结果显示,控制蓝粒性状的基因位于4 D染色体上,特异性标记Xgwm 165-4 D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8 cM,本研究将控制蓝粒性状的基因命名为LM1,且通过T载体克隆得到该标记在中国春的物理位置为412716481~412716679 Mb.
Genetic Localization of Blue Grain Traits in Wheat Germplasm GLM 1701

彭琴、周军、徐如宏、何方、任明见

展开 >

贵州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 贵阳 550025

小麦 蓝粒 定位 基因芯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农业成果转化计划项目

31660390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黔科合成果2019]4246

2020

种子
贵州省种子管理站 贵州省种子学会 中国种子协会

种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2
ISSN:1001-4705
年,卷(期):2020.39(12)
  •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