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世纪初俄国文学的新旧语体之争

19世纪初俄国文学的新旧语体之争

扫码查看
19世纪初的俄国有一场关于新旧语体的论争,非常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白之争.论争一方以希什科夫为代表,坚持俄语的旧斯拉夫语体系,反对引入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新语言新词汇新概念,且认为这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保存民族性问题;另一方以卡拉姆辛和茹科夫斯基为代表,倡导并在创作中实践语言革新,减少旧斯拉夫语的使用,简化语法,引入外来语等.前者支持者集中于"俄语爱好者对话"社,后者形成"阿尔扎马斯"文学社.两派均希望以自己的主张为原则,实现统一的俄语文学语言;而普希金融合了"高级语体"与"低级语体","古典"与"现代"风格,逐步实现了现代俄语语言的统一,因而被冠以"现代俄语语言之父",从而使其后世作家将俄国文学带向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The Debate Between Old and New Styles of Language in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old and new styles of languagedebate"Colloquy of the Lovers of the Russian Word"societyliterary society"Arzamas"

耿海英

展开 >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200444

新旧语体 论争 "俄语爱好者对话"社 "阿尔扎马斯"文学社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7AWW005

2024

中州大学学报
中州大学

中州大学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233
ISSN:1008-3715
年,卷(期):2024.41(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