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的重建流程

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的重建流程

扫码查看
随着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相关照射部位的放射性损伤也相应增加.为探索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的重建流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19 年1 月至2021年 1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3 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4 岁.就诊时距乳癌术后放疗时间为3~25 年,平均9.3 年.术前病理检查 3 例癌症复发,2 例沟通后放弃手术治疗,继续就诊于乳腺外科,1 例坚持行手术治疗;8 例术前检查麻醉风险大,存在手术禁忌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均放弃手术治疗.共 10 例未行手术治疗出院,43 例行创面清创及修复手术.其中 27 例清创与修复同期进行,14 例清创 1 次后行创面修复,2 例清创 2 次后行创面修复.创面修复采用的皮瓣为局部皮瓣 2 例,带蒂穿支岛状皮瓣(腹壁上动脉、胸三角)6 例,腹直肌肌皮瓣 29 例,背阔肌肌皮瓣 5 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1 例.5 例皮瓣部分坏死,后行清创植皮或(肌)皮瓣修复创面;4 例窦道形成,行皮瓣掀起清创,其中 3 例为本研究早期入院的患者,改为更彻底的清创后此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本研究认为,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重建之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肿瘤复发和转移;其次,要全面判断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如手术耐受性较好,则进行手术治疗.先清创满意后,再根据患者的创面面积、功能要求和美观要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果患者出现乳癌复发、转移或存在手术禁忌证,需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曹彤瑜、沈余明

展开 >

10003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

放射性溃疡 创面 胸壁重建 乳腺癌

2024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STPCD
影响因子:0.936
ISSN:1673-9450
年,卷(期):202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