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布胶联合铝板背侧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

布胶联合铝板背侧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布胶联合铝板背侧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自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腱性锤状指患者25例,均采用布胶联合铝板背侧固定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测量患指及健侧同指各关节屈、伸度数,并计算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vement,TAM);根据Crawford标准评价患指功能情况(优良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35±1。5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指功能优1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8。00%(22/25)。患指DIPJ屈、伸度数均小于健侧同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PJ、MPJ屈、伸度数与健侧同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指TAM为(265。97±12。89)°,虽然略小于健侧同指(269。10±13。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布胶铝板轻微松动,予及时粘贴加固处理后继续治疗。结论 布胶联合铝板背侧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取材方便、耗材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可作为腱性锤状指保守治疗外固定方法的良好选择。

杨芬娟、汤样华、潘栋

展开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手足外科,杭州 311201

指损伤 腱损伤 锤状指 外固定技术 手功能

杭州市科技计划引导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中医药项目

20211231Y122浙中医药“2021”1号

2024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58
ISSN:1005-054X
年,卷(期):202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