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性别与祭祀——徽州男女分祠营造现象及其空间伦理意义
性别与祭祀——徽州男女分祠营造现象及其空间伦理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空间的性别划分与尊卑定位,是封建社会维护伦理秩序的有效工具.在地域史视角下,徽州地区男女祠堂的营造与祭祀,是该区域考妣分祠而祀所产生的独特现象.男女两祠的营造外观与形制,均反映了徽州人忠孝的传家美德.其中,女祠"清懿堂"的营建,打破了徽州男祠尊祖敬德和报本返始祭祀的一元化格局,更是对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一大突破.同时,男女两祠的陈设规制与图像装饰,不仅彰显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伦理格局与宗族思想,且显示出徽州宗祠在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宗法和孝道体系上的独特伦理价值.
外文标题:
Gender and Sacrificial Worship:The Construction Phenomenon of Male and Female Shrines in Huizhou and Its Spatial Ethical Significanc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成、孙子轩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宗祠
清懿堂
敦本堂
空间营造
伦理
基金: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项目编号:
KJ2021A11533
21BG117
出版年:
2022
装饰
清华大学
装饰
CSTPCD
CSSCI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3
ISSN:
0412-3662
年,卷(期):
2022.
(3)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