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朗州"何以可能:唐代桃花源原型地成因探析

"朗州"何以可能:唐代桃花源原型地成因探析

扫码查看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虚构性、憧憬性、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直至唐代,"朗州"竟出现于"世外桃源"相对位的桃花源原型地,那么"朗州"何以在唐代成为桃花源原型地?一是唐时"朗州"是史上"武陵"地区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沿革之地,其地在唐时大兴水利,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具备建构桃花源原型地的地理条件与地利优势.二是唐代历任统治者礼遇隐逸,为陶渊明思想的群体性接受提供了政治基础,作为陶氏人格化象征的桃花源获得唐代文人,特别是中晚唐文人较为广泛的认同.三是唐朝保护与开发"灵山仙迹"的诏令为刘禹锡等"朗州"官员建构桃花源原型地提供了政策与权力支撑.在多股力量推动下,"朗州"得以在唐时催生出融实体性、景观性、公共园林为一体的桃花源原型地.
What Makes Langzhou Possible:Exploration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Its Archetypal Location of Taohuayuan in Tang Dynasty

胡显斌、刘格

展开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美育教育研究所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桃花源 朗州 武陵 陶渊明 刘禹锡

国家社科基金

17CZW006

2022

装饰
清华大学

装饰

CSTPCDCSSCI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3
ISSN:0412-3662
年,卷(期):2022.(4)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