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唐代金银器考——以三件龟形器为例
唐代金银器考——以三件龟形器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人类表达信仰、追求、审美需要载体,往往通过动物来表达.唐代仿生的器物造型不多,出现的几件异常精美的却是乌龟纹样.在中国古代,乌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早期古人心中是灵兽,与龙、凤、麒麟齐名,还是吉祥、长寿、勇武的象征.不仅受尊重,甚至被神化.在唐代及以后对乌龟的崇拜中,除了出现单体造型的器物,乌龟还被用作很多文物的纹样,人们甚至以龟为名字.大约到了元代,乌龟跌落神坛,又逐渐成了恶毒的骂人词汇,竟然转化为一个相反"符号".这一非常冤枉的转义,颠覆了古代所有关于龟的赞美和想象,乌龟信仰象征意义上的重新建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这不仅是古今审美不同,也包含着思想观念差异和演变.
外文标题:
A Study on Gold and Silver Wares in Tang Dynasty:Taking Three Pieces of Tortoise Wares as Example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齐东方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关键词:
乌龟崇拜
繁峙龟形银盒
法门寺鎏金银龟盒
龟负论语玉烛酒筹鎏金银筒
出版年:
2022
装饰
清华大学
装饰
CSTPCD
CSSCI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3
ISSN:
0412-3662
年,卷(期):
2022.
(12)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