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市场理论的"实践关系"本体转向及其命题形式

市场理论的"实践关系"本体转向及其命题形式

扫码查看
"市场"被定义为"交易场所"与"交换关系"是典型的"S是P"的实体本体论定义判断,如此导致当前市场学说众说纷纭并莫衷一是.通过梳理近现代西学市场的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研究,表明市场本体虽从"交换场所"转向"交换关系",但仍把后者作为一种市场属性看待.西学市场理论遮蔽了市场作为一种人类社会规划性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性、制度性、历史性与理论立场.借助我国"市"和"场"的原初含义、当代"非实体关系实在论"本体论转向和对马克思、布迪厄、吉登斯等实践观的运用,阐明了市场本体是"实践关系".并由此,按照语言分析学提倡思路,提出"对……而言,市场是……的实践关系"的命题形式,旨在表明不同市场理论运用的语境有效性.
Ontological turn of "practical relationship" in market theory and its proposition form

赵飘飘、陈林生、沈迪尔、孙茂然

展开 >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杭州310018

市场理论 本体论 交换关系 关系实在论 实践关系 命题形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理工大学科研业务费专项

16BSH0712021Q080

2022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ISSN:
年,卷(期):2022.48(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