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0.25° ×0.25°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NCEP FNL)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22年4月25日浙江省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此次过程的强对流风暴为先后生成的两条飑线和一个由团状逐渐演变为线状的多单体风暴.(2)低的自由对流高度(LFC)、较大的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和850 hPa与500 hPa温差(T850~500)以及垂直螺旋度"上负下正"的空间配置对雷暴大风指示性较好.(3)高的低层露点温度和0 ℃层高度对短时强降水指示性较好,强降雨容易出现在垂直螺旋度等值线密集区偏向正螺旋度区一侧.(4)水平方向上湿位涡正压项(MPV1)强负值区和斜压项(MPV2)正值区与强对流发生区域对应较好;垂直方向上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有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湿位涡大值区下传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