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依据听力曲线类型的不同分为平坦型组22例、高频下降型组17例、全聋型组22例。根据指南标准不同类型的SHL选择相应对症治疗方案:(1)高频下降型:激素+离子通道阻滞剂;(2)平坦型:激素+降低Fg药物;(3)全聋型:激素+降低Fg药物。同时均给予巴曲酶注射液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0。9%NaCl 100mL+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持续10天;巴曲酶注射液首次10U+0。9%NaCl100mL静脉滴注,时间大于1小时,后减为5U,隔日1次,连续使用4次。比较三组血浆Fg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F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聋型Fg水平最高;治疗后,三组Fg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SHL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6。668,P=0。036),其中以平坦型的疗效最佳。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有一定的预测意义,以全聋型Fg水平最高,且治疗后均有下降;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按指南要求治疗,以平坦型的疗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