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内镜组,每组35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包括采取液体复苏和抑制胰酶和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原激活等治疗。内镜组在发病72小时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全麻下置入十二指肠镜使其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把导丝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直到胆总管,注入造影剂后对胆管进行显影并摄片,然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出结石,并行鼻胆管引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胰腺功能(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与肝功能(TBIL、ALT、GGT、AST)、炎性因子(PCT、IL-6、CRP)的变化。结果 内镜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较常规组短(P<0。01);治疗5天后,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TBIL、ALT、GGT、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内镜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PCT、IL-6、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内镜组较常规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72小时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恢复加快,胰腺功能、肝功能得以改善,并减轻了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宁、王家辉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吉县人民医院,浙江安吉 313300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腺功能
肝功能
炎性因子
基金:
湖州市科技局项目
项目编号:
2023GY85
出版年:
2024
浙江实用医学
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浙江实用医学
影响因子:
0.606
ISSN:
1007-3299
年,卷(期):
2024.
2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