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糖尿病足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糖尿病足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对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2 年 1 月~2022年 12 月于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 325 例,根据肾功能状态不同分为肾功能正常组 116 例,肾功能轻度损害组 112 例,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 97 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并观察各组的预后,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分析肾功能损害与糖尿病足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 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轻度损害组和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Wagner分级、降钙素原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更多,血红蛋白水平更低;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饮酒情况更多,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更高(P<0。05)。随访期间截肢 42 例,全因死亡 26 例,不良结局总发生率 20。92%(68/32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其不良结局发生率越高(P<0。05)。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模型校正年龄、合并症、Wagner分级等混杂因素后发现,肾功能轻度损害、肾功能中重度损害与糖尿病足不良随访结局相关(P<0。05)。结论 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更加复杂,截肢和死亡风险也升高,除了早期识别并纠正糖尿病足肾功能损害外,还应警惕中重度肾功能损害带来的不良预后。

刘晶、詹慧娟

展开 >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糖尿病足 肾功能损害 临床特征 预后

2024

浙江实用医学
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浙江实用医学

影响因子:0.606
ISSN:1007-3299
年,卷(期):2024.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