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思路辨析

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思路辨析

扫码查看
[目的]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临证记录及参阅文献,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证治疗特色三个层面总结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石学敏院士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本虚标实,即风、火、痰、瘀等邪趁虚而入,破坏人体阴阳平衡而致神窍阻遏,神机失用,关窍闭阻,故将治疗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将治则概括为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三方面,创立了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主穴的"通关利窍"针刺法.石院士认为中风病多责于神,故提出"调神"是核心;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同治,因人而异;并将针刺手法量学化.所举验案以中风后吞咽障碍、左侧肢体不遂为主,治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以标准"通关利窍"针刺法操作,随症加减,疗效确切.[结论]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谨守"醒脑、调神"之大法,强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标本同治,因人而异,临床疗效满意,并将针刺手法量效化,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Academician SHI Xuemin'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Dysphagia

王茸、许军峰、俞晓阳

展开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300380

中风后吞咽障碍 醒脑 调神 利窍 针刺手法量化 医案 名医经验 石学敏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20B1111100007

202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STPCD
影响因子:1.049
ISSN:1005-5509
年,卷(期):2022.46(1)
  • 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