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肠息肉中医证型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胃泌素-17及环氧合酶-2相关性研究

大肠息肉中医证型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胃泌素-17及环氧合酶-2相关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清胃泌素-17(G-17)、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大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Hp感染情况,比较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血清G-17及COX-2的相关性.结果:Hp阳性组血清G-17、COX-2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虚湿阻证、肠道湿热证、脾虚夹瘀证、气滞血瘀证、中脏虚寒证,其中肠道湿热组Hp感染率最高.Hp阳性各证型间血清G-17、COX-2水平比较,肠道湿热组最高,高于脾虚湿阻组、脾虚夹瘀组、气滞血瘀组及中脏虚寒组,但各证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中医证型以肠道湿热证多见,其中Hp阳性导致血清G-17及COX-2的水平增高,诱导大肠息肉发生.

李莉、刘加新、柳冬兵、徐甦、徐冰洁

展开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大肠息肉 中医证型 幽门螺杆菌 胃泌素-17 环氧合酶-2

湖州市科技计划

2022GYB01

2024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浙江中医杂志

影响因子:0.585
ISSN:0411-8421
年,卷(期):2024.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