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再集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实践走向

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再集体化"的可行性及其实践走向

扫码查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我国绝大部分家庭收入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作为农村公有资产的集体经济却长期增收缓慢.农村人口流失与结构失调呼吁新发展模式,集体产业兴旺也提出新型集体化组织形式的时代诉求,集体化作为未来社会的必然现象,亟须实践消除历史的误解.作为整合现有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的有效方式,首先要理论清醒,引导基层组织及群众正确认识集体化的必然性;其次要重视党建引领,清晰定位集体化发展方向;再次要重视产业引进,探索再集体化的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新事物,再集体化不仅是社会化生产的产物,也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的积极探索,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缪听雨、佟坤达

展开 >

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 台州318000

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000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再集体化 集体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委党校规划课题

17ZDA071ZX22240

2022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0.162
ISSN:1671-9476
年,卷(期):2022.39(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