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明道"是韩、柳倡导古文的思想纲领,较之同为中国文学思想纲领的"诗言志"而言,对中国文学影响之大,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明道"之"道",自为儒道."文以明道"不同于周敦颐说的"文以载道".周说是将"文""道"分开,如车与物;韩、柳是"文""道"一体,如布之经纬交织.韩、柳有文生于道的观念,而主要从道之作用的角度说"道",特别看重"道不远人"的特点.以此为学理基础,同时受道家、玄学家思维方式的启发,充分吸收《庄子》《史记》等众多子、史即物明理、即事寓情,以及乐府叙事陈理、近体诗融情于景的艺术经验,形成了古文即人即物即事以明道的书写策略.此一书写策略的应用,不但大大缩短了古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还使古文的文学性深具"人学"之灵魂.其突出表现是古文美感特质的孳乳,在离不开即人即物即事之"人"和与"人"密切相关之"物"与"事".正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伴随新奇巧妙的表现艺术,带来了古文美感质素的激增,和美感魅力的油然而生.这些,皆可从韩、柳所作古文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