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华文化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时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中华文化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时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华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及其精神的重要标识,是国家凝聚国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编辑原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号化,教材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形式多样,既有代表具体直接的人、事、物,如民族榜样、民族地理、民族工艺、民族节日等显性符号,也有抽象间接的暗含政治、文化意义的隐性符号,其中文化符号所占比重最多.语文教材通过显性与隐性的符号潜移默化地凝聚起阅读群体的"五个认同",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谷秀青、李雅琪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10081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出版年:
2024
DOI:
10.13450/j.cnki.jzknu.2024.02.023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162
ISSN:
1671-9476
年,卷(期):
2024.
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