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西伯利亚杏种子脂肪酸组分的遗传变异

内蒙古西伯利亚杏种子脂肪酸组分的遗传变异

扫码查看
[目的]西伯利亚杏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分析西伯利亚杏种子脂肪酸含量及遗传变异,为油用西伯利亚杏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内蒙古地区114份西伯利亚杏种质种子脂肪酸组分,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变异特征及变异程度.[结果]1)西伯利亚杏不同种质种子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异程度不同,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7.00%),变异幅度为0.13%~2.13%;油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00%),变异幅度为58.34%~66.91%.西伯利亚杏种子脂肪酸组分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1.8以上;西伯利亚杏不同种质种子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2)西伯利亚杏不同种群间种子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棕榈油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3)西伯利亚杏种子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亚油酸与亚麻酸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麻酸与硬脂酸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根据西伯利亚杏种子6种脂肪酸组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西伯利亚杏种质分为4组,由乌拉山、万家沟和满洲里种群组成的第Ⅰ组为高含量优质类群,该组种质亚油酸、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最高,其余脂肪酸含量适中.[结论]内蒙古地区西伯利亚杏种子脂肪酸组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后期油用西伯利亚杏的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遗传基础.
Genetic variation of fatty acid components in seeds of Armeniaca sibirica in Inner Mongolia

包文泉、敖敦、王彦超、李宝玲、王丽丽、陈俊兴、张淑宁、杨钰颖、孟繁庆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内蒙古农业大学 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 鞍山 114300

西伯利亚杏 脂肪酸 遗传变异 种子 种质资源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

2019BS03019NJZY20041

202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42
ISSN:1673-923X
年,卷(期):2021.41(5)
  • 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