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峡库区“耕—果”转换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启示——以草堂溪流域为例

三峡库区“耕—果”转换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启示——以草堂溪流域为例

扫码查看
三峡库区坡耕地如何实现功能转型,及其转型过程的作用机制对库区未来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利用0.51 m高清遥感影像数据,以草堂溪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通过分析坡耕地向经果林的农地用途转换过程来揭示三峡库区坡耕地功能转型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草堂溪流域的耕—果转换重心在2012年后,以高程800m为拐点由西南部低海拔平坝地区向东北部高海拔、坡耕地覆盖地区转移,变化发生点均在坡度15°~30°范围内;(2)研究区耕—果转换的集聚特征一般发生在8.5 km左右的特征尺度上,且空间分布随时间推移愈发均匀;(3)耕—果转换现象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多发生在河流、道路及农村居民点附近;(4)耕—果转换可在微观与宏观尺度上总结为六种变化模式,受社会经济与自然因素驱动,库区耕—果转换的本质为坡耕地功能转型,且转型重点倾向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farmland-fruit forest convers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A case study on Caotangxi watershed

梁鑫源、李阳兵

展开 >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三峡库区 耕—果转换 时空变化特征 草堂溪 坡耕地功能转型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cstc2015jcyjBX0128YKC17020YKC18033

2019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学报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073
ISSN:1000-3037
年,卷(期):2019.34(2)
  • 1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