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海陆架深地震震相与地壳结构特征

东海陆架深地震震相与地壳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
东海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而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海陆地质对比和深部地壳结构研究的理想场所.为此,本文基于在东海陆架地区布设的NW-SE向主动源广角深地震剖面,通过13个站位的震相分析,识别出丰富的Ps、PsP、Pg、PcP和PmP震相.利用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得到P波速度结构模型.模型表明,中、新生代沉积层埋深东高西低,测线西侧隆起处埋深约1.5~3.5 km,速度1.7~3.6 km/s;测线东侧凹陷处埋深约3.5~9.0 km,速度1.7~5.4 km/s;深部地壳分为上、下2层,其中上地壳底界面埋深13.0~14.5 km,界面起伏不明显,速度5.6~6.2 km/s,下地壳速度6.3~6.9 km/s,底部无明显速度扰动,推测未发育大规模的岩浆底侵及地幔上涌活动;莫霍面埋深26.5~28.5 km,具有凸˗凹˗凸的起伏形态;地壳厚度17.5~27.0 km,为有所减薄的陆壳,具有西厚东薄的特征,其中西侧隆起处拉张因子1.2,东侧凹陷处拉张因子1.3~1.8,表明东海陆架东部较西部经历了更加强烈的地壳拉伸减薄活动.
Deep seismic phases and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赵俐红、李一泉、刘欣悦、郑彦鹏、赵强、刘凯、支鹏遥

展开 >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展开 >

东海陆架 OBS探测 地震震相 地壳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

41676039U1606401

202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08
ISSN:0529-6579
年,卷(期):2022.61(1)
  • 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