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MICP改性的广州南沙区水泥土的强度及微观特征

基于MICP改性的广州南沙区水泥土的强度及微观特征

扫码查看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技术,研究了改善广州南沙区水泥土强度的可行性.将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和尿素混合溶液制成菌液组水泥土试样,与空白对照组、培养基组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比较,并通过离子浓度监测、XRD、SEM和压汞实验研究了细菌对水泥土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强度改善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菌液组水泥土在第7天、14天、28天的抗压强度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91.3%、53.4%、45.3%,改善幅度随养护时间增加而降低.菌液中的培养基和尿素对水泥土强度存在负面影响.巴氏芽孢杆菌在菌液组水泥土内部发生尿素水解反应并提供成核位置,促使大量游离Ca2+转为含钙矿物沉淀,生成了更多的方解石和水化硅酸钙(C-S-H),减小了孔隙体积和孔径尺寸,使水泥土内部颗粒连结和空间结构更紧密,从而改善了水泥土的强度.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ICP-modified cement soil in Nansha District of Guangzhou

李日升、张澄博、杨明、王曦、刘锋涛

展开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珠海519082

水泥土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尿素水解 微观结构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8A030313897

2022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08
ISSN:0529-6579
年,卷(期):2022.61(4)
  • 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