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安盟地区不同荞麦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及主成分分析

兴安盟地区不同荞麦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及主成分分析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Different Buckwheat Varieties in Hinggan League Area

扫码查看
为探讨引种荞麦品种在兴安盟地区的适应性,2019—2021年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对25份引种荞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从农艺性状来看,信农1号和蒙0530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信农1号和蒙0208的叶片长和叶片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赤苦荞1号和湖南5-2的每株花序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赤苦荞1号和西荞1号的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赤苦荞1号主茎的分枝数显著多于其他品种;从产量性状来看,赤苦荞1号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合整个生育期性状表现,信农1号和赤苦荞1号的形态指标较其他品种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主茎粗相关性显著,与千粒质量相关性极显著;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2.6%;在选择荞麦品种时,应着重第一、二主成分的综合选择.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信农1号和赤苦荞1号在兴安盟地区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满足荞麦育种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李乌日吉木斯、高欣梅、乌日力格、王靖宇、福英、王英杰、郭龙玉、张明伟、王莹

展开 >

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荞麦 品种 生物学性状 生态适应性 主成分分析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CARS-07-G-5

2022

作物研究
湖南省作物学会 湖南农业大学

作物研究

CSTPCD
影响因子:0.735
ISSN:1001-5280
年,卷(期):2022.36(6)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