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耐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研究

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耐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研究

扫码查看
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基因飘流可能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并已成为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能否在我国生产上发挥效益的限制因素.基因拆分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转基因目标性状飘流,为培育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本研究将耐除草剂基因G2-aroA拆分成N端(EPSPSn,1~295 aa)和C端(EPSPSc,296~435 aa),分别与Ssp DnaE蛋白内含肽的N端(Intein-N)和C端(Intein-C)连接形成融合基因EPSPSn-In与Ic-EPSPSc,并分别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受体材料中花11.Southern杂交证明转基因水稻En-12和Ec-22中外源基因为单拷贝插入.侧翼序列分析证明转基因水稻En-12和Ec-22中外源基因分别插入第2和第6染色体.利用四引物法筛选出转基因水稻En-12和Ec-22的纯合系,并通过有性杂交获得同时含有EPSPSn-In与Ic-EPSPSc的转基因水稻En×Ec.草甘膦抗性分析发现,单独含有1个基因片段的转基因水稻En-12和Ec-22不具有耐受草甘膦特性,而同时含有2个基因片段的转基因水稻En×Ec具有耐受草甘膦的特性,说明拆分后的2个蛋白片段在intein的介导下重新组装成完整有功能蛋白,并赋予转基因水稻耐受草甘膦的特性.转基因水稻En×Ec与含有完整G2-aroA转基因水稻G2-6相比,其耐受草甘膦的能力有所下降,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拆分技术培育转基因耐草甘膦水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转基因杂交稻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Cultivation of herbicide tolerant transgenic rice by gene spliting technique

董玉凤、王旭静、宋亚亚、靳茜、王志兴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分子)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071000

耐草甘膦 转基因水稻 基因拆分技术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和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2014030752016zx08010-003

2019

作物学报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03
ISSN:0496-3490
年,卷(期):2019.45(3)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