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的花后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

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的花后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探明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生育后期碳、氮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及其对氮肥响应的差异,以期为品种高效施氮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耐低氮品种'正红311'(Zhenghong 311,ZH311)和低氮敏感品种'先玉508'(Xianyu 508,XY508)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用量(0、150、300和450 kg hm–2),于2017—2019年研究氮肥水平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生育后期物质,包括干物质、全氮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不足时,玉米通过增加花前贮存碳、氮物质对籽粒的转运以保证产量.增施氮肥能够提高玉米花后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生产及其对籽粒质量的贡献率.与低氮敏感品种先玉508相比,在低氮条件下,耐低氮品种正红311在花前、花后均保持较高的植株干物质、NSC和氮素量,花后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质量的贡献率更高,从而拥有更高的籽粒产量;品种间花前物质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质量的贡献率差异不大.面对低氮胁迫,正红311既保证了花前贮存物质充分向籽粒运输,同时维持着较高的同化物积累能力来影响其产量形成.
Characteristics of post-anthesis carbon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in maize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low nitrogen tolerance

吴雅薇、蒲玮、赵波、魏桂、孔凡磊、袁继超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0

耐低氮性 玉米 干物质 氮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FD03012062017YFD03017042016YFD03003072016YFD0300209资助

2021

作物学报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803
ISSN:0496-3490
年,卷(期):2021.47(5)
  • 16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