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扫码查看
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种类以及生理小种的类型、组成和分布,为宁夏有针对性地选育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1、A2交配型标准菌株和含有11个主效抗性基因的鉴别寄主,对2018年-2019年从原州区、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盐池县、海原县采集得到的130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表明,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和生理小种存在多样性,采集地交配型有A1、A2、SF(自育型)3类,分别占被测菌株的30%、63.8%、6.2%;生理小种有8种类型,其中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最高,占被测菌株总数的44.62%,是宁夏马铃薯主栽区的晚疫病菌优势小种,在各测试地均有分布;次优势小种为3.4.10和1.2.3.5.6.7.8.11,发生频率分别为12.31%和10.77%.宁夏不同种植区域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组成复杂,采集地组成差异较大,但西吉县、原州区交配型年度间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组成日趋复杂,生产中要合理布局已有抗病品种,挖掘培育抗病水平高的新品种,综合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Investigation of mating type and physiological race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from Ningxia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胡丽杰、沈瑞清

展开 >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银川 750002

马铃薯晚疫病 交配型 生理小种 宁夏

宁夏农林科学院对外科技合作专项第五批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项目

DWX-2018035NXKJ TJGC20200272020AAC03315NKYG-18-07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