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西南宁甘蔗赤条病调查及分子检测

广西南宁甘蔗赤条病调查及分子检测

扫码查看
2020年在广西南宁市金光农场发现'桂糖58'和'柳城05-136'疑似感染甘蔗赤条病,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了发病率调查,并采集病样进行了PCR检测分析.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自然发病率不同,'桂糖58'发病率为29%~52.33%,发病严重田块平均发病率为49.67%,发病中等田块平均发病率为33.67%,发病较轻田块平均发病率为29.89%;'柳城05-136'发病率为2%~27.67%,发病严重田块平均发病率为21.67%,发病中等田块平均发病率为21.22%,发病较轻田块平均发病率为4.67%.PCR检测分析表明:有19份样品扩增出550 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检出率为95%,测序序列与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序列同源性高达100%,且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分支,证实检测样品为A.avenae subsp.avennae感染引起的甘蔗赤条病.本研究结果表明,'桂糖58'为高感品种,'柳城05-136'为感病品种,今后应积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防治该细菌病害扩展蔓延,确保我国蔗糖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Investigation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sugarcane red stripe caused by 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in Nanning,Guangxi

李婕、单红丽、王长秘、仓晓燕、王晓燕、张荣跃、房超、韦美英、马燕青、黄应昆

展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远661699

广西凯米克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南宁530000

广西 甘蔗赤条病 发病率 PCR检测 系统发育分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糖料)建设专项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专项

CARS-1703032018LJRC56YNGZTX-4-92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1)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