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省党参根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区域分布

甘肃省党参根腐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区域分布

扫码查看
为明确甘肃省党参根腐病病原菌种类、优势种及病原菌种群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差异,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甘肃省陇西、渭源、临洮、岷县和宕昌等5个党参主产县的病样进行分离纯化和柯赫氏法则验证,通过rDNA-ITS、TEF-1α序列聚类分析鉴定不同区域病原菌种类及分离频率.结果发现,引起甘肃省党参根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镰孢属Fusarium真菌,分离频率为72.66%,包括尖镰孢F.oxysporum、锐顶镰孢F.acuminatum、茄镰孢F.solani、木贼镰孢F.equiseti和燕麦镰孢F.avenaceum等9个种,其中尖镰孢和锐顶镰孢为优势种,分离频率分别为41.80%和16.41%.5个主产县党参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其分离频率各不相同,但优势属均为镰孢属,优势种均为尖镰孢.其中渭源县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最多,分离到镰孢属的6个种;其次为岷县,分离到镰孢属的5个种;临洮县分离的病原菌种类最少.部分镰孢菌在甘肃省党参产区为首次发现.
Molecular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f Codonopsis pilosula in Gansu province

徐雪芬、李惠霞、倪春辉、李文豪、李焕宇、陈垣、胡芳弟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 730070

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 730030

党参 党参根腐病 rDNA-ITS TEF-1α 地域性差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2018YFC1706301GARS-ZYC-4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2)
  • 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