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线粒体DNA单倍型分析

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线粒体DNA单倍型分析

扫码查看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病害.为了明确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结构,对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张掖市和陇南市采集的130株晚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和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测定.结果表明:从130株晚疫病菌中检测到A1和A2两种交配型,A1交配型为14株(10.77%),A2交配型为116株(89.23%);检测到Ⅰa、Ⅱa和Ⅱb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发生频率分别为88.46%、3.85%和7.69%.Ⅰ a单倍型菌株的交配型为A1和A2,Ⅱ a单倍型菌株交配型为A1和A2,Ⅱb单倍型菌株交配型为A1.该结果表明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Ⅰ a mtDNA单倍型为主.甘肃省各采集地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或与当地种薯繁育、调运有关.
Analysis of mating type and mitochondrial DNA haplotyp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collected from part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惠娜娜、王立、李继平、郑果、李培玲、马生彪、吕昭龙

展开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 730070

农业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天水 741200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兰州 730070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线粒体DNA单倍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农科院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民生科技专项国家马铃薯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

3156048718YF1NA0952019GAAS2320CX9NA091NBFW-17-2019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