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草莓食叶害虫褐痣拟栉叶蜂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草莓食叶害虫褐痣拟栉叶蜂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扫码查看
褐痣拟栉叶蜂Priophorus fulvostigmatus Wei&Li是吉林地区草莓上新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本文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的方法,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繁殖力及其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褐痣拟栉叶蜂在恒温25℃条件下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96±0.37),(11.63±1.11),(11.47±1.13)d和(5.55±1.45)d,平均世代历期为(35.65±1.71)d,与在变温19~31℃(日平均25℃)条件下的历期略有差异.雌虫繁殖力较强,可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恒温25℃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1.44±13.13)粒,变温19~31℃下为(64.38±16.61)粒;幼虫有6个龄期,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体长、体宽与头壳宽度逐渐增加,一头幼虫整个幼虫期可取食草莓叶片6 400.15 mm2.该虫在吉林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1.5~3 cm深的土层中吐丝结茧越冬.本研究基本明确了褐痣拟栉叶蜂各龄期的形态特征,并观察了主要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害虫的识别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ophorus fulvostigmatus(Hymenoptera:Tenthredinidae)on strawberry

乔方、车丽雯、辛月、吴欣航、孙艳梅、崔娟

展开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132101

草莓 褐痣拟栉叶蜂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博士启动基金

202011439014号吉农院合字第[20200007]号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2)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