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肃陇东大豆孢囊线虫田间侵染动态

甘肃陇东大豆孢囊线虫田间侵染动态

扫码查看
为探讨甘肃陇东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田间侵染动态,于2017年-2019年对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定期定点取样,采用漂浮法、贝曼漏斗法及酸性品红染色法对土样中和根组织内线虫进行分离计数,研究其繁殖数量与气温、降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2017年土壤中2龄幼虫和新鲜孢囊的数量有3个明显高峰,大豆根组织内2~4龄幼虫均出现3个明显高峰,即发生3代,平均世代历期35 d.2018年-2019年土壤中2龄幼虫和新鲜孢囊均有4个明显高峰,大豆根组织内2~4龄幼虫亦出现4个明显高峰,即发生4代.第1代侵染数量最多,是主要危害世代.最后1代侵染数量极少且发育缓慢.在2017年-2019年生长季中,线虫繁殖数量与生长季平均温度具有相关性,与累积降雨量无相关性.
Field infection dynamics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in east of Gansu province

罗宁、李惠霞、刘永刚、李焕宇、杨顺义、李金章、石明明、李金鸿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兰州 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 730070

甘肃省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阳 745000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侵染特征 世代循环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2015031141604NKCA053-2

2022

植物保护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04
ISSN:0529-1542
年,卷(期):2022.48(2)
  • 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