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露蕊乌头(毛茛科)不同海拔居群的传粉生态学

露蕊乌头(毛茛科)不同海拔居群的传粉生态学

扫码查看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两个不同海拔地点(互助, 2460 m和海北, 3200 m)的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居群的单花花期、雄性期持续时间、雌性期持续时间比低海拔长.露蕊乌头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 尽管高度自交亲和, 但产生种子必须依赖传粉媒介.熊蜂是露蕊乌头的主要传粉昆虫, 两个居群均存在传粉限制.熊蜂取食花蜜为主, 在同一个花序上的访问顺序以由下向上为主, 但在互助居群和海北居群有3.9%和2.7%的访花是由上向下进行的.统计发现有37.7%和29.3%的访问行为发生在同一植株内;因此, 同株异花传粉造成的自交在露蕊乌头中仍然不能避免.低海拔居群的熊蜂种类和访花频率均高于高海拔居群, 但自然状态下两个居群的结实率并没有显著差异.高海拔露蕊乌头居群可能具有较长的柱头持续时间, 从而补偿了由于访花频率低带来的结实率降低.
Pollination ecology of Aconitum gymnandrum (Ranunculaceae) at two sites with different altitudes

张挺峰、段元文、刘建全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与适应开放实验室,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露蕊乌头 雌雄异熟 雌雄异位 繁育系统 传粉 熊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

30270253KSCX-SW2-106

2006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植物分类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22
ISSN:1674-4918
年,卷(期):2006.44(4)
  • 2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