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废物污染区新生儿ALAD基因多态性研究

电子废物污染区新生儿ALAD基因多态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在电子废物处理集散地新生儿对铅毒性的易感性.方法:选择已有10多年不规范处理电子废物历史的汕头贵屿镇作为研究现场,以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铅毒性遣传性相关的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minolevulinc acid dehydratase, ALAD)基因的多态性.在当地医院共采集合格的脐带血标本89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方法进行ALAD基因型分析.结果:ALAD均为ALAD1-1型.结论:从遗传特性上来讲,研究提示该地区的儿童对铅毒性的易感性低于欧美儿童,但需要进一步扩大样品量.

丘波、霍霞

展开 >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514031

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

电子废物 ALAD 脐带血 新生儿

2008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
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

ISSN:1672-5085
年,卷(期):2008.4(6)
  • 1